幼兒時期是實施環境教育、提高環保意識的關鍵階段。這個時期的環保教育,要根據幼兒的發展特點來進行。例如,0—3歲的孩子,
家長可以帶領他們多親近大自然,認識什么是樹葉和小草,樹立基本的環境意識;3—5歲的孩子,家長就要加深孩子對于環境的理解,例如
告訴孩子大自然界一切都離不開水,所以要記得關緊水龍頭節約用水等等;5—6歲的孩子,就要逐漸開始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提高孩子參
與環保活動的積極性,例如告訴孩子玩具車里的電池在用過之后,還可以做電視遙控器的電池等等。
總結起來就是,孩子環保理念的培養也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按照其發展特點進行不同的環保內容教育,即環保教育也要適齡化。
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進行不同的環保意識培養,這樣能讓孩子接受起來更容易,更有效果,家長要從以下幾方面實施:
首先,針對0——3歲的幼兒,要讓孩子充分接觸大自然,從而對大自然有豐富的感知。家長可以采用讓孩子通過與自然界親近的方式
,讓孩子獲得直接體驗,喚起孩子內心深處對于自然的敬畏感和親近感,形成孩子的環保意識。例如,可以采取讓孩子觀察植物和昆蟲的
方式,從視覺和觸覺兩個方面,培養孩子和大自然的親近感。同時,這個階段的環保教育業還可以輔以音樂,讓孩子在美妙的樂曲中體會
到大自然所帶來的清新。
其次,在孩子對于大自然進行充分接觸大自然之后,就可以延伸到例如水、陽光等在環境中的重要作用。家長也可以輔以講故事的形
式,讓孩子充分的了解自然與人的關系,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建立起基本的環保意識。同時,這個階段孩子的環保教育還可以
通過一些幼教書籍,例如《布奇樂樂園》來進行,書中一些圖片和小故事來給孩子灌輸一定的環保意識,讓孩子間接的了解大自然,從而
使其渴望探索和保護大自然。
再次,要逐步讓孩子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這些主要針對5——6歲的幼兒,例如垃圾不可以隨地亂扔,要保持環境的清潔等等,
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樹立環保意識。另外,家長還可以通過例如與孩子共同養一株植物或者一種小動物的方式,讓孩子觀察其生長過程,
逐步給孩子講述光合作用等科學小知識,也讓孩子認識到不論是植物還是小動物,都和人一樣,是有生命的個體,同樣需要細心的照顧,
從而延伸到對大自然、對環境也需要同樣的細心的照顧,樹立環保理念。
最好、因地制宜,利用社區自然環境和設施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環境教育還要超越幼兒園范圍,我們應充分利用現有的社區資源,組織豐富多彩的外出遠足、效游、參觀等活動,帶領幼兒參觀農場
、公園、消防隊、醫院等社區場所,以地大物博的現場作教育課堂,通過走、跑、聽、說、摸的親自體驗與感受,引導幼兒觀察和了解周
圍的自然環境,關注環境問題,意識到人類生存與環境的息息相關,培養幼兒熱愛家鄉,愛護大自然的情感。同時,幫助幼兒學習處理環
境問題,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基本技能,獲得人與環境相關的一些基本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