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原則
感覺統合訓練的關鍵是同時給予兒童前庭、肌肉、關節、皮膚觸摸、視、聽、嗅等多種刺激,并將這些刺激與運動相結合。
感覺統合訓練涉及心理、大腦和軀體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而不只是一種生理上的功能訓練,兒童在訓練過程中獲得熟練的感覺,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指導下感覺到自己對軀體的控制,由原來焦慮的情緒變為愉快,在積極積累經驗的基礎上,敢于對意志想象進行挑戰。
感覺統合訓練就是要用耐心培養孩子的興趣,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要讓孩子在感覺統合訓練
游戲中感到快樂,自動自發才有效;感覺統合訓練因人而異,讓孩子每天都有多樣的感覺刺激。
感覺統合訓練主要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系統,可分為觸覺、前庭平衡訓練、運動感覺等等項目的訓練。主要有以下幾種:
觸覺訓練:強化皮膚、大小肌肉關節神經感應,辨識感覺層次,調整大腦感覺神經的靈敏度。
訓練器材有: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觸覺板。
適應癥:愛哭、膽小、情緒化、怕陌生、笨手笨腳、怕人觸摸、發音不正確、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閉、體弱多病等。
前庭平衡覺訓練:調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經系統自動反應機能,促進語言組織神經健全、前庭平衡及視聽能力完整程度。
訓練器材:圓筒、平衡踩踏車、按摩大龍球、滑梯、平衡臺、晃動獨木橋、袋鼠袋、圓形滑車。
適應癥:身體靈活度不足、姿勢不正、雙側協調不佳、多動、愛惹人、語言發展遲緩、視覺空間不佳、閱讀困難、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學習能力以及習慣培養不起來。
彈跳訓練:調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覺神經系統,強化觸覺神經、關節信息,促進左右腦健全發展。
訓練器材:羊角球、跳床。
適應癥:站坐無相、姿勢不正、情緒化、身體靈活度不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展遲緩、閱讀困難、膽小、情緒化、笨手笨腳、視覺判斷不良、觸覺發展不假、關節信息不足。
固有平衡訓練:調整脊髓中樞神經核對地心吸力的協調,強化中耳平衡體系,協調全身神經機能,奠定大腦發展基礎。
訓練器材:獨腳椅、大陀螺、腳步器、豎抱筒。
適應癥:多動不安、容易跌倒、脾氣急躁、好惹人、語言發展不佳、缺乏組織能力及推理能力、雙側協調不良、手腳不靈活、自信心不足。
本體感訓練:強化固有平衡、觸覺、大小肌肉雙側協調,靈活身體運動能力、健全左右腦均衡發展。
訓練器材:跳床、平衡木、晃動獨木橋、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圓形平衡板。
適應癥:語言發展緩慢、笨手笨腳、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情緒化、組織力及創造力不足。
感覺統合的適用范圍
每一種干預技術都有其適用范圍,針對特定的問題,表現出解決問題的特異性。感覺統合訓練作為兒童問題干預技術之一,雖可用于應對兒童發展的多方面問題,但仍然表現出領域的特異性,有其可為之處,亦有其不可為方面。感覺統合訓練多用于解決兒童如下幾個方面問題:
?。?)視覺、聽覺、前庭覺及本體感覺某一或某幾個方面存在異常。
?。?)經常出現類似的異常行為,或有自傷行為,或頻發的自我刺激行為。
?。?)完成動作有困難。
?。?)喜歡獨處,與同伴一起游戲或溝通存在困難。
(5)害怕別人觸摸或者喜歡別人觸摸。
?。?)喜歡爬高,旋轉不覺得眩暈;害怕爬高或者害怕眩暈。
?。?)語言發育遲緩、姿勢別扭、動作不協調。
(8)注意力存在缺陷,多動或沖動,并因此呈現出學業不良問題。
現實中,兒童可能呈現上述問題的一個或幾個方面。一般而言,感覺統合失調較為嚴重的兒童往往伴隨有多個方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