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的家庭中,往往是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孩子都成了父母的心肝寶貝,孩子學會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許多父母認為讓孩子幸福的方法就是為他們多做點兒事情。最后,就造成了孩子長大了卻什么都不會做的情形。
有些孩子甚至覺得自己在家沒有什么事情可做。更有的父母對孩子純粹就是溺愛。
我們都知道,孩子缺少愛會造成感情和心理上的缺陷,反之,過多的親昵和溺愛也會導致同樣的后果。
溺愛屬于不良家教,溺愛不是理智的愛。“溺”的意思是“淹沒”,溺愛就是愛把理智淹沒了。
溺愛是對孩子的一種變相摧殘,溺愛出弱苗。過分的關心溺愛,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遭受適當挫折、困難和學習愛護別人的權利。
這樣的孩子只會享受,不知奉獻;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關心自己,不知體會別人;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陷,走上社會后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
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問題出在孩子身上,病根很可能出在自己身上。”溺愛正是造成孩子心靈世界荒蕪的原因。
其實,孩子已經具備了做事的能力,可是父母一味地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單獨行動的權利,造成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退化,遇到問題不會處理,一籌莫展。
這樣的孩子一旦進入社會,就像籠中之鳥,既不會飛,又不會捕食,難以立足。
有很多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年齡小,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會運用一些策略和辦法來解決問題。
父母最好不要包辦代替,在孩子不需要的情況下擅自幫助孩子或替孩子做決定,因為一旦失去鍛煉機會,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退化,遇到問題就會束手無策。
談到“獨立解決問題”,聽起來似乎是成年人的問題,其實真正需要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是孩子。
他們是未來社會的主人,面臨的是一個需要自己經歷的社會,他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絆腳石。
如果孩子將來有腳不會走、有腦不會想,茫然不知所措,這就是教育的失敗。由此,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迫不及待的。
父母往往誤認為孩子遇到的問題越少,才越幸福,越成功。因而難以理解孩子們為什么那么喜歡自己解決問題,以及問題解決以后所獲得的欣然與滿足,好像問題越多他們越高興。
這是因為當孩子的身心發展到一定的水平,他們已經具備了自己解決問題的生理和心理條件,但很多父母卻剝奪了孩子的鍛煉機會,在無意識中扼殺了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放開手腳,做個“懶”人,凡是孩子自己的事,放手讓他獨立去做。也許在此過程中,孩子會出錯,甚至有的會惹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但這是孩子成長的必要代價。
作為父母可以暗中給予幫助,但不要包辦代替。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他們將獨立地面對未來的社會,獨立地面對一切問題。
我們不能給予孩子未來的一切,能給予孩子的只是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我們真正給予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時,就等于給予了孩子從容面對未來的一切。
美國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鐵石心腸的人大都生長在那些父母過分溺愛,對他百依百依百順,一味遷就,對他沒有任何要求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往往以溺愛開始,以寒心和憤怒告終。
因此,父母們應該改變觀念,一定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讓他們多進行自我鍛煉,不要培養出一個無用的子女來。
接下來就講講培養孩子問題解決能力的方法:
1、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
讓孩子養成獨立生活的能力,學會照顧自己;尊重孩子隱私,釋放自由空間。
一味地溺愛教不出好孩子,要給孩子一種大人的感覺,讓孩子走自己的路,有責任感的孩子更獨立;
過分依賴父母會導致意志薄弱,不愛動腦是缺乏主見的重要表現,擺脫依賴,從生活自理開始。
2、放開手讓孩子獨自去完成任務
放開你的手,讓孩子自己完成要做的事,要有意識地給孩子留出一塊自由自在的私人空間。
給孩子表達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學會依賴自己給他一個機會,就能超越他人;
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觀點,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別給孩子太多的呵護,讓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學會自己去生活,學會獨立。
3、糾正孩子急躁沒耐心的缺點
任性妄為的孩子難成才,冷對孩子的“牛脾氣”,糾正孩子做事沖動不計后果的壞毛病,巧妙化解孩子的暴躁脾氣。
焦慮情緒影響成長,成功前最需要的是耐心堅持,忍耐力是克服沖動的天敵,改變孩子的急躁脾氣。
全心全意做好眼前的事情,堅持,夢想就會變成現實;切忌:急火攻心,耐心是金。
4、養成孩子做事立即執行的性格
拖沓是一種可以改變的習慣,要改變孩子的拖沓,父母首先應正視自己的行為,要求孩子立即動手并且能夠堅持下去。
要學會更合理的分配時間,有效率才有機會,專注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法寶,要實干不要空談,機會來了就要緊緊抓住它,避免孩子養成拖沓的習慣。
5、用夸獎激發孩子的主動性
孩子越夸越好,越罵越糟;及時稱贊孩子做對的事情,以肯定和賞識替代否定和貶低,為孩子的小進步鼓掌,鼓勵孩子的冒險精神,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
尊重孩子的努力,讓孩子在掌聲中長大,巧妙激發出孩子的好勝心。每個孩子都是天才,贊賞可以創造奇跡。
6、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力
培養孩子堅忍不撥、不怕輸的好心態,凡事都要勇敢地嘗試,抬起頭輸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
給孩子一個體驗失敗的機會,讓孩子走出自我挫敗的陰影,別讓孩子輕言放棄,讓孩子在苦難和坎坷中學會堅忍不拔,在痛苦中經受磨煉,讓孩子在挫折面前勇敢地站起來。
培養孩子再接再厲的勇氣,意志力和抗挫性自然不會欠缺。
7、教會孩子做事的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要一心一意更要有聰明的想法,集中精神去做每一件事。
行事需謹慎,做事有條理,凡事都要講求效率,學習也是一樣的,欲速則不達,要學會冷靜行事,做事情也要能夠分清輕重緩急;
做事要靈活,善于變通,一種方法不奏效時就換一種試試,換個角度想想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