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孩不要太胖,男孩太胖易致不育;女孩太胖容易導致子宮發育不良。
2.少吃蛋糕、巧克力,多吃“五谷雜糧”。
3.如果不吃青菜、肉容易缺鋅,易導致:一,頭發稀、黃,身體發育慢;二,抵抗力下降。
4.缺Fe會影響腦細胞。
5.鉛中毒會導致: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小孩表現為好斗(如家里有人從事修車工作易因攜帶鉛而導致幼兒中毒)
6.飲食習慣的核心是口味。
7.曬太陽步驟:脫帽,身上熱了后打開尿布,手掌熱了再脫掉外面的厚衣服。11、12月的晴天被譽為“小陽春”,可以多曬,儲存維
生素D,這個是可以在身體里儲存的,以免冬季下雨下雪曬不到太陽。
8.家庭食物圈的重要性:
(1)兒童口味形成期直接受其影響。
(2)少吃醬油,辣椒,各種醬及油等。(口味不能重)
(3)秋季少吃辣。
9.母乳在十個月前不定時、頻繁喂養,如果要斷奶,秋季為宜,但是一定要自然斷奶,切不可強行!方法有講道理,唱歌或用其他事
物逐漸代替。
10.“奶”一生都不可斷,我們要做到“每天一杯奶”。母乳喂奶的孩子一周吃一次奶粉,補償母乳中所沒有的維生素K1,喂時媽媽不
要在旁邊。寶寶一歲時要做到400-600ml奶。11.換乳期宜喂食糊狀事物。四個月——蛋黃,米糊,寶寶的進食發展規律為 :吸允——吞咽
——咀嚼。
11.第一次喂食甜食則菜水難喂。糖——高能量,還會降低寶寶食欲導致寶寶營養不良,同時易致齲齒,所以不要給寶寶喂金銀花露。
12.顏色越深的菜含維生素C越多。
13.寶寶的食物中根本不需要調味品,首選是味道溫和的食物(自然味),千萬不要加 味精、胡椒,可適當給點油。
14.進食時我們強調:在快樂的氣氛中進行,決不強迫進食。
15.寶寶食物種類:乳,谷,肉,蛋,菜。比例恰當。
16.孩子的食物要單獨做,切碎,細,淡為宜。
17.及時添加多種食物保證多種口感及味覺。
18.增加進食樂趣,引導寶寶均衡進食,如寶寶不喜歡吃饅頭,可是做小白兔造型饅頭等。
19.溫開水是最好的飲料。
20.一歲前不要吃蜂蜜,五歲前不要吃果凍。
21.食物在家里做最安全經濟。
22.不要吃麥當勞,爽歪歪(含奶量太少),否則易致孩子智力差、個頭小。
23.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八斤蘋果=一斤西紅柿
24.幼兒吃薯片等于吃廢氣(含致癌物 丙酰胺)
25.1-3歲幼兒膳食:魚,瘦肉(蛋白質)要占三分之一,(梅條富含是精細蛋白質)一天需5餐飯食:早餐20-25% 中餐30-35% 晚餐
20-25% 其他時間: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