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保護是造成孩子感統失調的主因之一需進行感統訓練
發布時間:2016-09-28?16:18:30點擊量:154
2016年9月28日,我今天上午的主要工作是梳理、整理近期來啟樂園感統訓練測評的小學生和幼兒園孩子的數據,來分析判斷造成孩子感統失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其中剖腹產、爬行不足、用過學步車、保護過度已經成為四大主因,而對孩子過度關注、保護過度排在第一位,占90%還多。我們找到制約孩子能力發展原因的目的是解決,那么怎么解決過度保護孩子這一問題呢,機構或者學校的作用很有限,關鍵還是家庭。
在家庭教育中為什么會對孩子過度保護呢?原因有二。一是現在的家長主體是70、80、90后,那么獨自生子父母是絕大多數,所以就出現了老人多、大人多,孩子少的現象,就容易出現包辦代替、過度保護了。二是這幾個年代出生的父母小時候都很窮,安全感極度缺乏,現在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又無人分擔,生活節奏快、社會壓力大,所以只能拼命的掙錢、工作,忙的沒時間或者沒有心情跟自己的另一半親親我我、你儂我儂,交流感情,分享自己的心煩或快樂,久而久之夫妻關系淡了,情感和心理需求就都得不到滿足,長時間下去,這種得不到滿足的精神寄托就會逐漸轉嫁到孩子身上,夫妻任意一方就會把所有的精力和情感都放在孩子身上,而這種現象多數家長并沒有意識到,也不覺得那里有不妥,就這么病態的、大面積的存在著。那么這時我們父母就會有意無意的格外關注孩子,過度保護孩子。其實這對孩子而言并不是值得高興的慶幸的,其實無形中會提高大人對小孩的期許、要求,加大孩子的負擔和壓力。
那么接下來我們要扭轉這個局面,逐步將精力從孩子身上轉移一部分到我們的另一半,這樣勢必會使父母從孩子身上分心,看似關注孩子少了,其實對于孩子而言,穩固的家庭關系,爸爸媽媽之間的默契、恩愛、相互扶持給予孩子心靈上的滋養、安全感的建立、健康心理的塑造是無法比擬的,遠比你獨自陪伴他或帶她去上興趣班給予孩子的影響重要的多得多。甚至有些父母過度關注孩子之后,還會制約孩子的感官刺激,這個不干凈、那個不衛生等等,降低孩子感覺統合程度,影響孩子的專注力,使孩子的性格單向性發展。
我們清楚的知道:我們的父母很愛我們,我們也很愛他們,但是我們現在也和自己的另一半組成了家庭生兒育女。同樣,我們的孩子他們也會在長大后組成新的家庭,真正能夠陪伴我們一生的還是我們的另一半,所以說,我們應該把精力合理的分配,把夫妻關系放到家庭的重心中來,這樣才會讓家庭更加穩固,孩子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