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偶然性因素和經常性因素。 和同學們有了矛盾或身體不適等情況造成的上課狀態不佳屬于偶然性因素; 經常性因素則是由于孩子的注意力品質不良造成的。
01 注意力是指一個人將思維與行動集中在某一特定目標上的能力,而做一件事是否專注能決定一個人在學習和工作中的成績。 正如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在一次對柯里商業學院畢業生的講話中指出:“獲得成功的首要條件和最大秘密,是把精力完全集中于所干的事情上。” 什么是專注,簡單地說,就是全心全力、一心一意地去做一件事,而且只做一件事。 據心理學家研究,孩子總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是因為腦神經的發育尚不完善,大腦的控制功能還不強。 研究表明:5~7歲的兒童注意力可集中15分鐘左右,7~10歲可集中20分鐘左右,10~12歲可集種25分鐘左右。 其實,孩子的注意力是可以培養并提升的,只要方法適合,孩子就可以做到。 那么,家長要怎么培養和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呢?
02 注意力不集中對孩子的學習影響很大,專注是觀察、想象、思維、記憶的準備狀態, 注意力不強,也不會有好的學習效果。 一般情況下,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偶然性因素和經常性因素。 和同學們有了矛盾或身體不適等情況造成的上課狀態不佳屬于偶然性因素; 經常性因素則是由于孩子的注意力品質不良造成的,如缺乏認真學習的態度,厭學情緒,對某一科目不喜歡等。 媽媽應根據情況分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并幫助孩子及時改正。 同時,過多的事情會使孩子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如果要求孩子既要專心地做今天的作業,又要復習第二天的考試內容,結果是什么事都不能順利地完成,而且還會使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難以集中。 因此,培養注意力的正確之舉是讓孩子專注于一件事。 3 由于孩子的注意力與年齡、性格有關系, 因此,媽媽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安排他們的學習時間。 孩子在小學階段就讀,每次最佳注意力的持續時間是在25~30分鐘左右。 在這段時間內,媽媽應督促孩子完成難度較大的作業題,然后給孩子輕松休息的時間,切忌強迫一個上小學的孩子一次連續做1小時以上的課外作業,否則就會引起孩子的疲勞。 這樣的學習效果不理想而且還容易引起孩子的厭學情緒,就得不償失了。 總之,媽媽對于孩子不能過分地苛求他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而是應該以平和的心態,科學地、逐步地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對于孩子們來說,注意力也是一種資源,而如何利用好這個資源,是需要技巧的。 比如,孩子可以選擇早晨起床后精力最旺盛、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記單詞,而在臨睡前的一個小時大腦開始出現疲勞的狀態下記一些不太重要的知識。 不過,這就要求媽媽幫助孩子在各個學科間做出正確的選擇,因為在一定時期內,一個人的能量和大腦資源是有限的,即使是一個成年人,也無法同時做好數件同等重要、難度又都很大的事情,更何況是孩子。 所以,媽媽有必要教會孩子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去學習最重要,最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