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所以注意力被人們稱為心靈的門戶。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
分為:視覺、聽覺和觸覺輔從注意力。
注意力有四種特質:即注意的廣度、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轉移,這是衡量一個人注意力好壞的標志。
1、注意的穩定性
指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比較穩定地把注意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對象與活動的能力。也就是聽課質量;例如當孩子在聽課時大部分時間處在“溜號”狀態或者偶爾會出現“溜號”狀態。導致孩子知識斷點比較多,直接影響聽課質量。
2、注意的廣度
也就是注意的范圍有多大,它是指人們對于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間內清楚地覺察或認識的對象的數量。研究表明,在一秒鐘內,一般人可以注意到4—6相互間聯系的字母,5—7個相互間沒有聯系的數字,3—4個相互間沒有聯系的幾何圖形。
當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注意廣度。一般來說,孩子的注意廣度要比成年人小。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及不斷地有意識訓練,注意廣度會不斷得到提高。
3、注意的分配性
注意的分配是指一個人在進行多種活動時能夠把注意力平均分配于活動當中。比如,孩子能夠一邊看書,一邊記錄書中的精彩語言;你能夠一邊炒菜,一邊聽新聞。
人的注意力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東西都關注。如果要求自己什么都注意,那最終可能什么東西都注意不到。但是,在注意的目標熟悉或不是很復雜時,卻可以同時注意一個或幾個目標,并且不忽略任何一個目標。能否做到這一點,還和注意力能夠持續的時間有關,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逐漸培養有效注意力的能力。
4、注意的轉移性
注意的轉移是指一個人能夠主動地、有目的地及時將注意從一個對象或者活動調整到另一個對象或者活動。注意力轉移的速度是思維靈活性的體現,也是快速加工信息形成判斷的基本保證。例如,在孩子看完一個有趣的片子后,讓隔壁的姐姐給孩子來講解數學的解題思路,如果孩子能迅速地把注意力從片子中轉到解題當中,孩子的注意轉移性就不錯。
注意力集中和轉移注意力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孩子每天都在這兩種狀態下學習或生活,每天要上好多節課,每一節課的內容都有所不同。上語文課的時候全神貫注,上數學課時無法讓注意力從語文課轉移到數學課上,那么數學課的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可見,對學生來說,學會轉移注意力和注意力集中對提高學習成績同樣有益處。
注意力不集中,即所謂的不專心,是一個在學生中十分普遍的現象,也是最困擾我們家長的重要問題之一。
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歸納一下,主要有:
嚴重的可能就是ADD——注意力失調癥,或者是感覺統合失調癥。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情況不是很嚴重的話,家長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他患有什么病。否則,處置不當可能會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
容易分心: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注意力很難集中,做事常有始無終。
學習困難:上課不專心聽講,易走神,學習成績不穩定,健忘、厭學,作業、考試中經常因馬虎大意而出錯。
活動過多:在任何場合下都無法安靜,手腳不停或不斷插嘴、干擾大人的活動,平時走路急促,經常無目的亂闖亂跑,不聽勸阻。
沖動任性:情緒不穩定,易變化,常常不假思索就得出結論,行為不顧忌后果。
自控力差:不遵守規章秩序,不聽老師、家長的指示,做事亂無章法,隨隨便便,一切聽之任之,不能與別人很好合作,容易與他人發生沖突。